logo
  • 栏目频道
【创业之星】巾帼不让须眉!——从火箭军女兵到教育先锋,用热血书写青春答卷
作者:王博锐
来源:
发布时间:2025-10-14 23:07:47
访问量:7

        最美好的青春,是有一身戎装的骄傲。”当程军辉再次踏上河北外国语学院的校园,这句藏在她心底的话,早已化作一段段滚烫的人生经历——从偏远山村走出的大学生,到火箭军部队里的“多面手”,再到如今传递温暖的教育者与公益人,她用行动诠释着“爱红妆更爱武装”的初心。  

       出生于河北承德偏远山村的程军辉,深知求学机会的来之不易。考入河北外国语学院后,她始终把专业学习放在首位,成绩稳居前列,还利用课余时间投身社会实践与公益服务。但鲜少有人知道,“成为一名军人”的梦想,早已在她心中生根——作为军人的女儿,电视里女兵飒爽的英姿,总能让她心潮澎湃,“志者事竟成,苦心人天不负”的信念,更是成了她逐梦的底气。  

       2013年,第一批秋季征兵的消息传来,程军辉毫不犹豫报了名。经过层层选拔,她如愿穿上戎装,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部队(原二炮部队)。学校领导与辅导员的全力支持,更让她坚定了“先卫国、再续学”的决心,带着嘱托开启了军旅生涯。  

       看山容易登山难,初入军营的程军辉,也曾面临“手忙脚乱”:背包打不规整、被子叠不成“豆腐块”、训练进度跟不上,加上第一次离家的思念,让她一度倍感压力。但她没喊过苦,反而把每一次挑战都当成成长的机会——在紧张充实的训练与生活中,她慢慢读懂了“军人”二字的重量,更用行动践行着“革命是块砖,哪里需要哪里搬”的使命。  

       从通信分队的传输号手,到机关组织科的文员,再到卫生队的卫生员,程军辉在不同岗位上快速成长:她深耕党的创新理论,多次为官兵授课;发挥写作特长,在火箭军和基地强军网上发表稿件30余篇;参与部队演习任务时,作为指挥组成员高效配合,圆满完成各项指令。  

       更令人动容的是她的担当:牵头建立96746部队健康档案室,成为64基地首个拥有健康档案的单位,为官兵健康保驾护航;2019年底新冠疫情突袭,她以党员身份主动请缨,担任隔离点位负责人,防疫消杀、样本采集样样有条不紊,获评“抗疫先锋”;2020年印度边境冲突后,她第一时间响应号召,成为新疆参战部队的一员,用实力赢得各级领导认可。

       八年军旅生涯,荣誉是她最亮眼的“军功章”:2016年入党并获评“优秀士兵”,2018年因全军核生化试点表现突出获嘉奖,同年在全旅野外生存拉练中斩获女子组防护、救护第一名,射击第二名,识图用图第三名;2019年荣立专项“个人三等功”,还在全旅“四会”政治教员比武中摘得总成绩桂冠,年底获评“驻州部队突出贡献个人”。回望这段时光,程军辉笑着说:“所有的苦,都值得!”   

       2021年,程军辉带着不舍告别军营,但“共产党员”与“军人”的身份,始终是她的行动准则。她创办了一所有温度有深度的半军事化教育机构,坚持“做有心的教育”——每逢春节、端午,都会带领师生慰问辖区困难党员与军属,送去礼物与祝福;她专程看望抗美援朝老兵,倾听英雄事迹传承红色精神;多次陪同维和牺牲烈士张明的母亲祭奠,用陪伴传递慰藉;努力对接部队/消防等驻地单位,带领孩子走进身边的英雄;提出“云梦~守护”传递爱项目,更是将拥军优属致敬英雄展现淋漓尽致。  

       公益路上,她更是步履不停:连续八年无偿献血累计3900cc,2019年志愿登记中国器官捐献资料库,2020年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,2021年成为中国红十字、蓝天救援队、老兵志愿服务队的一员,多次获得“优秀志愿者”荣誉证书。

       2023年,程军辉重返河北外国语学院继续学业。得益于党和国家的优待政策,她享受了学费减免与助学支持,也再次感受到母校师生的温暖。如今的她,既是学生,也是教育机构负责人,但无论角色如何转变,她始终记得:“军旅生涯是我最宝贵的财富,即便脱下戎装,军魂早已融入血脉。”  

       从山村学子到火箭军女兵,从教育者到公益人,程军辉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温暖。未来,她仍将带着“特别能吃苦、特别能战斗、特别能奉献”的军人作风,在人生的不同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,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退役军人的担当,回报国家、家乡与母校的期待。  

<返回上一页

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好友 分享到QQ空间 复制链接